天罡拳“八个一”保护措施方案
天罡拳是江湖拳师传入建德城乡各地的一种传统民间武术品种,它是中国武术、中国功夫博大精深的生动体现,显示了中华民族强身健体、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与独特的锻炼方式,更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的智慧与创造。虽与各种门派武术技艺无太大差异,却具有显著的特征和特点:
1、用“天罡”命名号召力大。依据道家天罡北斗理念,设计“履罡步斗”步阵和攻防技击套路,突出以守代攻、迂回打斗的实战性,讲究步法稳扎稳打,擅用斜身硬进,刚猛发拳。主要拳路分上天罡、下天罡共36式。
2、从名与象的角度来看,一个成熟的拳种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拳种名称,二是相对稳定的技理技法(周伟良:《中国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它以中国道家文化倡导的北斗七星天象为名,意味着天理、天道、天意,进而引申出“替天行道”的深层含义,对正义与维护传统道德秩序的要求,显示出民众普遍信奉的精神诉求与核心价值理念,因此也就使其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强大的说服力和号召力,进而拥有了广泛的群众认可之根基。
3、内外兼修、道德教化。习练天罡拳倡导练武强身,尊师重德,以健体和防卫为目的宗旨,强调“忍”让为高,不轻易出手,并以扶弱抑强,嫉恶如仇为荣。故此,深受百姓喜爱,建德一度“家家有人练,人人会几招”。所以,受众面在浙西地区及更广范围内表现得更深厚与广大。
4、攻守自如的实用性。天罡拳在建德流播的历史悠远,有不少民间传说与之有关,并与明代盛行的洪拳和九姓渔民的船拳紧密相连,各时期的传承脉胳大致清晰。天罡拳师可在一张八仙桌或一条小渔船上打完整个套路,素有“拳打卧虎之地”之称,因而特别适合地域狭小之地的拼斗,如民房的大门口,楼梯口或舟船的舱板上,常能以寡敌众,具有攻守自如的较高实用性。
总体目标
1、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一次专题普查工作,争取摸清该项目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有关传承人和历史遗存等全部状况,收集天罡拳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力求建成数据库。
2、对重点传承人进行跟踪记录,鼓励招徒授艺、传习传播,激励民间社团构建传承梯队的积极性。
3、为天罡拳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展示展演平台和机会。积极参与本市每年举行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大中型群众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它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这一建德地方文化的品牌宣传效应。
4、稳固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将天罡拳引进校园,在寿昌中学开展普及教学,建立学生天罡拳传习队,努力充实完善天罡拳校本教材。让传承人走上讲台,传授该项目的重点技能技艺、武德教育和套路要领。
5、提升表现手段,通过多元多样的不同版本展现天罡拳的多姿多彩。
6、加强天罡拳项目的理论研究,为逐步升华其内涵与外延打好基础。如“天罡拳在校园课外培训中实现薪火传递与本土文化教育的双蠃”、“天罡拳源流初考,再探和审美解读”等,为丰富地方文化研究、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传承基地
2013年寿昌中学被列入建德市天罡拳传承教学基地;2013年6至12月,学校共有80名学生参加天罡拳的常态化选修学习,每周四下午上课。另有两个班80名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天罡拳选修课的选修。
2014年拟组建天罡拳社,设立天罡拳展示馆,适时召开天罡拳传承学术研讨会。
展示平台
2009年建德市武道俱乐部在寿昌镇成立,代表性传承人任馆长兼总教练,自成立来先后招徒授武、培训超过千人。目前建德市武术协会寿昌分会在册会员已超百人。每天晚上为社会各界天罡拳爱好者免费提供场馆,免费培训。
完备档案
建立天罡拳档案资料库,保存在《建德市非遗普查汇集本·更楼卷》内;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平台上可查询相关资料。
1、根据建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建政办函〔2010〕105号),每年对国家级、省级、杭州市级、建德市级传承基地以及传承人分别给予相应的补助。
2、《关于公布建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扩展名单的通知(建文广新[2013]91号),寿昌中学被列为天罡拳项目传承教学基地。
五年保护计划
2014年
1、继续做好深入的田野调查,立体采录原始资料,分类建档,做到图文并茂,永存保存;
2、建立完善天罡拳传承传播基地,力求传习活动常态化;
3、经常性开展走访传承人服务活动,倾听他们对保护传承活动的打算、做法和意见,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开展资料的丰富充实和传习传授传承活动;
4、为天罡拳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展示展演平台和机会。积极参与本市每年举行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大中型群众文化体育健身活动。
1、传承人继续走进校园,开展讲座与传习活动;
2、对重点传承人进行跟踪记录,鼓励招徒授艺、传习传播,激励民间社团构建传承梯队的积极性。
1、将天罡拳项目近年来积累的相关资料,进行规整充实,争取校本课材第二版的编印发行;
2、搞好传承基地的常态化管理,有序推进天罡拳传承基地的教学活动,做好新一代传人的遴选工作;
3、持续搞好服务传承人工作。
2017年
1、提升表现手段,通过多元多样的不同版本展现天罡拳的多姿多彩。
2、持续搞好传承基地的建设,落实校园传承班的展示服装及器械制作,举办汇报演出活动;
3、天罡拳传承梯队建设有新扩展,持续做好服务传承人工作。
2018年
1、加强天罡拳项目的理论研究,为逐步升华其内涵与外延打好基础。如“天罡拳在校园课外培训中实现薪火传递与本土文化教育的双蠃”、“天罡拳源流初考,再探和审美解读”等,为丰富地方文化研究、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持续搞好传承基地的能力建设,努力扩大传承人队伍;
3、服务传承人工作深入开展,倾听他们对保护工作的新打算、新做法和新意见,并为他们解难释疑,继续鼓励他们开展传习传艺活动。
- 校园传承非遗的有效尝试03-15
- 天罡拳“八个一”保护措施方案03-15
- 天罡梦·断章03-15
- 新叶昆曲,山村里的大雅遗音03-15
- 新叶昆曲:建德好腔调03-15
- 《新叶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序03-15